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0:39 点击次数:78
中国注册营养师张海英
数千年来,挖荠菜、吃荠菜好似国人享受春天的一种仪式,每当万物萌芽,就有人组团去山野田间寻觅。荠菜是中国“土生土长”的食材,国人食用荠菜的历史非常悠久,早在《诗经》里就有“谁谓荼苦,其甘如荠”的描述;到了唐宋,食用荠菜更为普遍,大文豪苏东坡评价它“天然之珍,虽小甘于五味,而有味外之美”,甚至还有以荠菜为原料的“东坡羹”传世,诗人陆游也对荠菜的鲜美赞叹不已,甚至到“日日思归饱蕨薇,春来荠美忽忘归”的程度。
随着种植技术发展,规模化培育出的荠菜越来越多,比如圆叶荠菜的个头、质地都比野生荠菜“敦厚”不少,但在荠菜爱好者眼里,荠菜依然是以“野”为尊,市场上大部分荠菜卖家也都标榜自己卖的是“野荠菜”。为什么人类“驯化”了这么多种蔬菜,并欣然接受,却对野生荠菜情有独钟?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。一是野荠菜生长周期比人工培育的更长,风味物质积累可能更多,比如野荠菜中的蛋白质相对丰富,烹调后产生的谷氨酸、天门冬氨酸等呈味氨基酸更多,起到了鲜味剂的作用,此外还富含荠菜多糖等成分,这些都赋予了野荠菜更足的风味;二是很多人觉得野生的更天然、营养更好,在这一点上,确实有研究检测发现,野生荠菜的碳水化合物、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等营养素含量,都比“中国食物成分表”中的荠菜(种植品种)高。但从具体数值上看,二者差异并不显著,无论哪种都是营养丰富的时令食材。
首先,荠菜富含钙、钾、铁等矿物质,堪称“小富矿”。荠菜的钙含量高达295毫克/100克,是牛奶的2~3倍;钾含量为280毫克/100克,比擅长补钾的香蕉(256毫克/100克)还略胜一筹;铁含量高达5.4毫克/100克,是猪肉的4.2倍,虽说以二价铁为主,吸收率比不上红肉类,不过胜在量大,也可作为膳食铁的来源。
其次,荠菜中的维生素也很亮眼。每百克荠菜的胡萝卜素含量高达2590微克,比芒果(897微克)、福橘(600微克)、红薯(1061微克)、玉米(83.9微克)、南瓜(890微克)等橙黄色果蔬都高很多;维生素B2含量为0.15毫克/100克,和富含维生素B2的猪肉(0.13毫克/100克)相比也不逊色;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(43毫克/100克),比柠檬(22毫克/100克)高不少。丰富的维生素能抗氧化、调节能量代谢,对春季防病保健非常重要。
最后,荠菜膳食纤维含量很高,达1.7克/100克,水分也很足,为90%左右,蛋白质含量在蔬菜中相对高,达2.9克/100克。这些营养特色不仅让荠菜可口,还有益肠道,能帮助预防便秘。
荠菜吃法很多,比如荠菜豆腐煲、荠菜鲜肉馄饨、荠菜鲜虾小笼包、荠菜黄鱼羹、荠菜百叶包等,都是经典的荠菜美食。但要注意的是,荠菜草酸含量较高,不仅会带来酸涩感,还会影响钙、铁等矿物质的吸收。因此无论哪种做法,都建议先用沸水焯烫30~60秒,去除大部分草酸后再烹饪或食用。
除了荠菜,很多人还喜欢在春天挖马齿苋、灰菜、野艾、牛皮菜、蒲公英、紫云英等。为了保证食用安全,挖采和食用这些野菜时,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。
1.不挖路边的野菜,因为汽车尾气中铅、镉等重金属会污染野菜;2.不挖在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土壤中生长的野菜;3.野菜中的光敏性物质往往比普通蔬菜多,得过日光性皮炎的人尽量避免食用,或食用后注意防晒,以免复发;4.野菜虽然是一种蔬菜,但其中含有一些抗营养物质,所以摄入量一般不超过250克/天,煮熟后大约能装一饭碗。▲
Powered by 尊龙100句经典语录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